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紧迫感从何而来-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2/14 08:22:25
来源:北京青年报

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紧迫感从何而来

字体:

  近年来,北京以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目标为牵引,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数据资源优势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正迈入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阶段。数字创新发展窗口期就在眼前,我们要把握时代机遇,扬长补短、攻坚克难,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瞄着“标杆城市”目标,不断打造发展、改革、创新、竞争新优势。

  北京市委常委会日前召开会议,在听取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2024年进展情况及2025年工作要点有关情况的汇报时强调,要准确把握大势,增强紧迫感,瞄着“标杆城市”的目标,抓好各项工作,着力走在前列。在2024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左右,有力支撑了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提出增强紧迫感的明确要求,凸显了北京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在推进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上继续走在前列的决心和信心。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目前已成为国家战略。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正在成为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力量。发展数字经济目前已成为国家战略,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重大战略选择。

  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北京召开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强调“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数字经济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经济形态,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数据显示,北京现有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智能算力供给超过2.2万P,备案上线大模型105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正式启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完成600平方公里设施智能化部署……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成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扎实作为。

  起点不低,速度不慢,北京仍然提出增强紧迫感的明确要求,这种紧迫感从何而来?

  这种紧迫感来自北京对数字创新窗口期的敏锐感知。既往的产业发展规律表明,新兴产业从孕育、成长到最终出现爆发式增长并替代原主导产业,其变革过程往往存在一个相对敏感的窗口机遇期。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就很可能成为新产业变革的最大受益者,能够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竞争制高点。机遇难得,稍纵即逝,唯有全力以赴把握这一历史契机,全面加速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等融通创新发展,全面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才能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与创新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这种紧迫感来自北京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自觉。近年来,北京以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目标为牵引,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数据资源优势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正迈入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阶段。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彰显了北京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过程中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责任担当和时不我待、争做表率的不懈追求。

  这种紧迫感来自北京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数字经济发展挑战的主动出击。发展数字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前沿领域,努力形成更多标志性科研成果和产品应用需要快马加鞭;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需要只争朝夕;创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打造国家数据管理中心、国家数据资源中心和国家数据流通交易中心需要再接再厉;营造数字经济良好发展环境,提升数字经济整体水平和影响力需要驰而不息……只有用时不我与的精神不断创造新动能,塑造新格局,北京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

  数字创新发展窗口期就在眼前。我们要把握时代机遇,扬长补短、攻坚克难,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瞄着“标杆城市”目标,不断打造发展、改革、创新、竞争新优势。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