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霜降时,健康养生应注意这些!-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10/23 09:08:18
来源:新华网

又是一年霜降时,健康养生应注意这些!

字体:

  一叶知霜降,一雨感深秋。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昼夜温差变大,天气逐渐变冷。俗话说“补冬不如补霜降”,此时人们会通过饮食进补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寒冬。那么,霜降如何健康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霜降养生要做到“三防”“两忌”

  1.防秋燥。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时节的“秋燥”更是明显,容易出现眼睛干痒不适、皮肤干燥起皮、唇干、咽干、流鼻血等现象。秋季燥邪易伤人体津液,如果此时不注意防秋燥,就容易出现上述的不适症状。所以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汁多的食物,如梨、甘蔗、柑橘、胡萝卜、冬瓜、莲藕等。

  2.防秋郁。霜降过后,肃杀之气渐盛,很容易出现消沉的情绪和凄凉之感,就是人们常说的“悲秋”。因此,为了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应注意精神调养,不要随意打破已有的生活规律,遇事不要过分急躁,保持心境平和。还可以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豆类等。

  3.防秋寒。霜降节气,气温骤降,已不再适合“秋冻”,应注意保暖避寒。穿衣方面,尽量不要赤膊露体,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早上起床后应适当添件薄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对于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应按时增减衣物,以免湿、寒入侵。

  4.忌油腻。霜降时节胃肠脆弱,油腻、辛辣等饮食都容易增加其负担。适当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栗子熟吃有益于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以及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症状。另外,《药性考》记载,食用花生可“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5.忌暴食。寒冷天气容易扰乱脾胃正常运作,影响人体消化与吸收。故此时少食多餐,有助预防和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脾胃不好的人群尤其注意,每天要按时吃饭、用餐时细嚼慢咽;多选择蒸、煮、焖等易嚼易消化的烹调方法,少吃油炸、爆炒的食物。

  这些进补误区要避免

  1.进补就要多吃肉多喝汤?可能增加消化负担。很多人觉得肉汤、鱼汤营养丰富,多吃肉多喝汤能滋补身体。但从营养学角度看,肉汤中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还含有大量脂肪,吃多了会导致肥胖、“三高”等健康问题,而且过多摄入大鱼大肉也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

  2.服用补药多多益善?过量服用补药危害健康。实际上,所谓“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并不科学。如果本身存在脾胃功能减弱的情况,此时突然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危害健康。

  3.补品越贵越好?并非如此。进补养生要以“实用有效”为原则,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价格昂贵的补品如燕窝、人参之类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如果本身比较强壮,吃了这些补品反而容易生疮、冒火,得不偿失。

  4.自制药酒补身体?饮用自制药酒存在诸多风险。药酒是中医用于防治疾病的传统剂型之一,在民间广泛应用。有人为了养生保健,常常饮用自制药酒。殊不知,随意泡制、饮用自制药酒存在诸多风险。一旦选用错误的泡酒药材,不但起不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功效,还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威胁生命。

  5.药酒人人都能喝?说法不正确。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质和病情辨证服用药酒。需要注意的是,妇女在妊娠期、哺乳期不宜饮用药酒;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较缓慢,应减量服用;患有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浸润性或空洞型肺结核、癫痫、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脏病、皮肤病及酒精过敏者,应禁用或慎用药酒。此外,有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的患者,在服药和发病期间应停止饮用滋补类药酒。

  霜降时节,进补养生切忌盲目和过度,均衡膳食、规律生活、适当锻炼才是健康养生的最佳方式。(屈绍辉 李洪雷 芮静 综合@人民日报、“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光明网等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