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典职教模式不香了?
2023年4月17日,一名男子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操作机器人
文/《环球》杂志记者 褚怡(发自柏林)
编辑/吴美娜
德国职业教育,特别是其独特的“双元制”模式久负盛名。该模式结合职业学校与企业培训,扎根于德国产业与文化土壤,曾有力支撑德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然而,受到年轻人口减少和高等教育普及等因素影响,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传承危机日显。与此同时,数字化时代对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为应对未来市场竞争,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传统模式和内容也亟待变革。
“双元制”历史脉络
德国职业教育在漫长岁月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一向被视为职业教育典范。所谓“双元制”,“一元”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指培训企业。接受这种职业教育的学生要与培训企业签订合同,部分时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部分时间在企业当学徒,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
“双元制”职业培训通常需要两至三年,具体取决于所选职业。就入学条件而言,“双元制”培训并未设定严格而具体的准入门槛,通常对所有人开放。不过,大多数学徒在进入企业培训时即已拥有中学毕业证书,甚至大学入学资格。
根据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发布的相关报告,德国现阶段有300多种获得官方认可的职业,均需经历一整套正规且系统的培训流程。在此过程中,雇主和工会深度参与培训法规以及培训标准的拟定与更新。此外,各行各业内部培训流程、考试机制以及认证体系均已形成全国统一标准,确保学徒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企业环境下均可接受一致且连贯的高质量培训。
这种模式在雇主、工会和国家共同监管下运行,既能让企业按需培养未来员工,也利于学生在结束培训后对口就业。长期以来,“双元制”代表高质量的培训水准和较低的青年失业率,成为支撑德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它扎根于德国特有的经济社会文化土壤,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演化和建构而成。据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介绍,在欧洲工业化进程开始之前,德国城市中即已存在早期职业培训形式,如行会组织织布工、面包师等手工业者的培训与结业考试,学徒在师傅指导下学习技能并融入其生活。这种学徒制培训实际上类似于当代职业教育。大多数职业只有行会成员才能从事,从学徒起步,逐步晋级为工匠和大师。
随着工厂制兴起,手工业生产效率低的弊端开始暴露,加上自由竞争思想冲击,僵化的行会制度与传统培训模式走向瓦解。19世纪,普鲁士改革规范行业管理;再后来,德国通过相关法律,将学徒培训管理权交予商会,工业开始借此发展职业培训模式。1953年《手工业法》与1969年《职业教育法》的出台,标志着德国职业教育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全国统一了职业培训制度并确立职业学校为第二学习场所。
2023年12月5日,一名工人走在德国慕尼黑的宝马汽车工厂的车间里
接受职业教育也有不错的收入前景。德国经济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月薪中位数约为3500欧元,部分职业的月收入甚至高于德国全职劳动者约4300欧元的平均水平。例如,20岁至39岁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中,技术研发人员月薪中位数为5670欧元,航空航天、保险和金融服务领域技术人员的月薪中位数也超过5000欧元。
时代催生学徒荒
尽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名声在外,但近年来在本土却遭遇瓶颈:学徒越来越难招。“‘双元制’职业教育曾在保障技术工人稳定供应方面表现卓越,在国际上发挥着示范性引领作用,但在过去15年间其重要性逐渐减弱。”德国就业研究所所长贝恩德·菲岑贝格尔说。
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全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合同数量为47.9万份,尽管同比增长2.1%,但与2013年相比下降8%。2023年底,全国有121万多名学徒(包括所有学习阶段)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与2022年基本持平。德国联邦统计局在其公报中说,近年来“学徒”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并没有被彻底扭转,只是下降速度有所放缓。
“下降的趋势开始有所变化,但之前的情况确实很不乐观。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世界其他国家都在效仿‘双元制’模式时,德国人自己却低估了它的价值。”德国职业教育机构海因策学院院长扬·海因策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如果所有人都去追逐学术学位而放弃技术培训,那么就会出现技术工人匮乏的困境,无疑会给经济带来损害。毫无疑问,均衡的劳动力结构对经济稳定发展发挥着根本性支撑作用。”
造成这种“学徒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德国就业研究所所长菲岑贝格尔认为,除了人口结构变化导致年轻人数量日益减少外,德国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接受高等教育而非职业培训,这种趋势已存在很长时间。此外,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这种趋势,许多年轻人更难确定未来职业道路。
海因策也认为,越来越多的父母更愿意让孩子去上大学而非去做学徒,可能因为大学学位被认为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这种观念很可能源于几十年来德国社会经济稳定繁荣,使得更多家庭可以优先考虑社会地位而不是实用性。”
2023年4月19日,在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参观者与一款智能机器人握手
在海因策看来,如今德国出现一种趋势,即学生先接受职业培训,再进入大学学习。比如,学生15岁离校后就可开启职业培训——成为一名机械师,工作到25岁时已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还能攒下若干积蓄。这时,学生可选择进入校园深造,比如攻读工程师学位或探索其他职业方向,也可以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学习,同时继续工作。
“目前德国的制度允许这样操作,因为大学认可工作经验所对应的学分。”海因策说。与传统学术路径相比,这种方式颇具吸引力,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企业运作模式,懂得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与同事协作以及和客户打交道,这些实践经验会极大提升个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艰难转向数字化
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领域人才不可或缺。德国经济研究所报告显示,当前德国数字领域人才短缺形势严峻。到2027年,近三分之二相关岗位可能因缺乏合适的应聘者而无法填补,从而影响德国经济数字化转型进程。如今,宝马、西门子、蔡司等不少德国大企业已将职业培训重点放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领域。
“随着公司向电动化、数字化转型,培训项目必须不断适应与转型匹配的新要求。”宝马集团人力资源服务、招聘及资格认证主管莫里茨·基彭贝格尔说。宝马在多个德国城市提供“双元制”学习课程,培训项目内容包括云计算、3D打印、数据分析等数字技能,还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纳入其中,学员可以获得“人工智能”学士学位。
牛津大学讲师法比安·斯特凡尼认为,从薪资角度看,人工智能“钱”途无量。目前,通过职业培训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所获薪资水平可超越一般学科硕士学位持有者,甚至能与博士学位对应的薪资待遇相媲美。
尽管政府和专家大力宣传,学徒们也对通过培训获取人工智能知识满怀期待,但德国大型职业教育研究《2024年学徒招聘趋势》报告指出,目前德国仅有不足十分之一的企业提供此类培训,仅26%的企业计划开展相关培训,该研究发起人费利西娅·乌尔里希对此状况表示忧虑。
她说,人工智能“绝非仅仅是一个流行语或ChatGPT这么简单”,这项技术“将给职场带来极大变革”,但有意识开展相关培训的企业占比太小了,堪称“严重疏忽”。她呼吁德国企业和政府尽快重视起来,培养更多数字化人才。
海因策也认为,职业教育培训应该在课程上多作创新,融入更多数字化内容,但遗憾的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变革较为迟缓,更新的效率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例如,如果想为电池生产工人创建一个新职业,可能需要十多年才能将其纳入官方职业培训体系,这种速度对于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显然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