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行业三年来的坚守,终于在2022年岁末迎来了曙光。随着疫情防控“新十条”落地,北京剧场陆续重启,大幕再次拉开。
回顾这一年,无论是市属院团的全新创作,还是外地演出的难得亮相;无论是线下展演的精彩荟萃,还是线上展播的超高点击量,都记录着戏剧人的坚持与坚守。正是这些迎难而上的努力开拓,一步步将“大戏看北京”打造成叫得响的文化品牌。
昆剧《曹雪芹》剧照。 方非摄
关键词:推新作
市属院团创作大戏不停步
临近岁末,由北京演艺集团打造的音乐剧《基督山伯爵》中文版亮相天桥艺术中心,部分场次开票即售罄,为复工后的演出行业注入了一份信心。
一年来,这样的大戏新戏轮番上演,在北京舞台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艺术之花。这些作品中,红色题材的全新讲述仍在继续。比如北京京剧院创排的新编现代京剧《石评梅》,首次将这位民国才女曲折而传奇的人生故事搬上京剧舞台;而中国评剧院根据刘绍棠同名小说改编的评剧《蒲柳人家》,则生动绘就了京东北运河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图卷。
这些作品中也有对北京题材的深度开掘。北方昆曲剧院酝酿多年的原创昆剧《曹雪芹》,以昆曲与舞蹈、音乐的跨界融合,带观众走近文学巨匠曹雪芹后半生在北京西山的生活;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根据叶广芩同名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花猫三丫上房了》,为观众再现了一段只属于老北京孩子肆意长大的日子。
这些作品中还不乏对经典的全新演绎。北京人艺的小剧场话剧《长椅》是前苏联剧作家盖利曼的名作,经过导演杨佳音和演员于震、辛月的二度创作,让这出40年前的好戏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特邀原排主演郑子茹担任《对花枪》导演,“手把手”亲授苏晓明等新生代演员,在40年后重塑经典;北京京剧院制作的音乐会《京韵红楼》,让《红楼梦》经典音乐与京剧在舞台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关键词:搭平台
观众家门口尽享全国好戏
对首都观众来说,时隔33年再度回归北京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无疑是全年最精彩的一次艺术盛会。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内,26台来自全国各大院团的精品剧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不出北京就能看遍全国的大戏好戏。呼唤两岸同胞携手共圆中国梦的交响音画《海峡 海峡》、表现当代新疆崭新面貌的音舞诗《掀起你的盖头来》、讲述广东女性下南洋奋斗故事的粤剧《红头巾》……一部部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作品绘就出中华大地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情画。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顺利闭幕后,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又在11月启动,助推北京舞台热度持续飙升。展演季邀请了40部精品剧目,既有河北梆子《人民英雄纪念碑》、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民族歌剧《雁翎队》、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黄梅戏《不朽的骄杨》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有昆曲《李清照》、话剧《林则徐》、舞剧《昭君出塞》等历史题材作品,还有话剧《人世间》、京剧《楝树花》、越剧《钱塘里》、音乐剧《三里屯42号》等现实题材作品,以及深受年轻观众喜爱的话剧《如梦之梦》等。
与此同时,第六届老舍戏剧节、第十三届北京青年相声节、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北京影偶艺术周、“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校园戏剧展演、第六届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等一系列节展活动,持续为京内外优秀剧目搭建展示平台。
关键词:抗疫情
云剧场持续打造戏剧盛宴
盘点这一年的戏剧演出市场,疫情仍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剧场一次次按下暂停键、演出一次次被迫取消或延期……但即便如此,戏剧人从来没有放松每一次排练,更不会放弃每一次面对观众的机会。
今年6月12日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的生日。为适应首都疫情防控需要,北京人艺以一场9小时不间断的直播将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推向高潮。与此同时开展的经典剧目线上放送、“剧本朗读”线上直播、艺术家线上导赏等系列活动,累计超过1.4亿点击人次。在特殊时期,北京人艺用这种方式向全国观众敞开怀抱,成为2022年现象级的文化盛事。
一年来,无论是国有院团还是民营机构,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积极探索线上演出市场,为观众提供更多样的观演体验。11月18日,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在线上演播,票价19.9元,这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首部付费线上戏剧。
如今,虽然线下剧场的大门已经对观众全面开放,但可以预见的是,在后疫情时代,指尖上的“云剧场”仍将是观众与戏剧亲密接触的一种方式,等待着戏剧人不断发掘其可能性。 (记者 李俐)